最稳的专业回血金牌团队-没有担任过军事主官,也未立下重大战功,授罗荣桓元帅是否合适?
产品展示
你的位置:最稳的专业回血金牌团队 > 产品展示 > 没有担任过军事主官,也未立下重大战功,授罗荣桓元帅是否合适?
没有担任过军事主官,也未立下重大战功,授罗荣桓元帅是否合适?
发布日期:2024-12-22 03:38    点击次数:92

没有担任过军事主官,也未立下重大战功,授罗荣桓元帅是否合适?

1955年,一场令人瞠目结舌的授衔仪式在北京举行。十大元帅中,一个名不见经传的“老实人”赫然在列。他没有指挥过惊天动地的大会战,也未建立过赫赫战功,却被毛主席力排众议推荐为元帅。这个人就是罗荣桓。在当时的普通老百姓看来,这简直匪夷所思,就像现在突然宣布一个默默无闻的公司文员成为总裁一样令人困惑。

【山东大本营的缔造者】

要说罗荣桓最了不起的成就,非他在山东的工作莫属。这事得从1944年说起。

那年春天,日本鬼子在太平洋上连连败仗,不得不从中国抽调兵力。罗荣桓嗅到了战机,立马带着队伍杀了个七进七出。三个月下来,山东的形势翻天覆地伪军几乎被一锅端,共产党的地盘连成了一片。

这哪是打仗啊,简直是在下棋!罗荣桓就像个高明的棋手,把各路人马耍得团团转。他用的招数叫“六字方针”插、争、挤、打、统、反。听着玄乎,其实挺接地气的。

展开剩余79%

“插”就是往敌人心脏插一刀;“争”是争取人心;“挤”是挤走坏人;“打”是打击敌人;“统”是统一战线;“反”是反对顽固派。说白了,就是混进去,拉拢一批,打击一批,最后独占鳌头。

罗荣桓用这套组合拳,硬是在山东打出了一片天地。到1944年,山东抗日根据地发展到2400万人口,比一些小国家都大了!党员从2000多人发展到20万,占全国党员的五分之一。这种发展速度,放在今天企业界,绝对是令人咋舌的业绩。

更厉害的是,山东成了共产党的大本营,为解放战争提供了源源不断的兵源和物资。据说,有100万以上的解放军战士来自山东。这就是罗荣桓的功劳!

【不是军事家,而是政治精英】

说到这儿,你可能会问罗荣桓是不是打仗特别厉害?

答案是不是。

在普通老百姓眼里,军队里说一不二的就是那些打仗厉害的将军。可你知道吗?在共产党的军队里,还有一种特殊角色叫“党代表”。他们不指挥打仗,却管着部队里的思想工作。罗荣桓就是这样一位出色的党代表。

在战火纷飞的年代,罗荣桓凭借着过人的政治智慧和组织能力,成为了红军最早、最优秀的党代表之一。他不是靠打仗出名,而是以出色的政治工作能力赢得了毛泽东的赏识。

毛泽东曾这样评价罗荣桓“他在政治思想工作方面是个能手,从不生搬硬套,而是栩栩如生。”这话听着不太懂?其实就是说罗荣桓做思想工作很有一套,不是照本宣科,而是能把大道理讲得生动有趣。就像现在的网红主播,能把复杂的知识讲得通俗易懂,让人欲罢不能。

【党代表的成长之路】

罗荣桓的成长之路可不是一帆风顺。他年轻时也犯过错误,还吃过大亏。

话说1927年,罗荣桓带着一帮农民武装转移。那时候,他刚从大学出来没多久,还是个戴眼镜的“高知”。一路上,罗荣桓背着包袱,手里还提着个装钱的箱子,走得气喘吁吁。

有两个“士兵”看不下去了,说“先生,我们来帮你提吧。”罗荣桓想拒绝,可话还没说出口,一个“士兵”就抢过箱子说“你是识文断字的,哪能让你提箱子,还是我们来吧。”

罗荣桓一想,也是,就把箱子给了他们。谁知道,等到晚上宿营时,那两个“士兵”连人带箱子都不见了!这下可惨了,队伍没了经费怎么办?

罗荣桓从这件事中得到了教训即使在同一支队伍里,也不是所有人都是来革命的,有些人就是来混饭吃的。这个教训让他明白了,要成为一个真正的革命者,光有热情还不够,还得经历磨练。

从此以后,罗荣桓更加谨慎和务实了。他坚持原则,但不死板;执行命令,但不盲从。这种态度让他在复杂的革命环境中如鱼得水,也赢得了毛泽东的信任。

说实在的,罗荣桓能当上元帅,确实有点出人意料。他没有指挥过大会战,也没有什么赫赫战功。但是,他在政治工作和根据地建设方面的贡献,绝对是一流的。

罗荣桓就像是一个优秀的球队经理,虽然不亲自上场踢球,但是他的战略眼光和管理能力,让整个球队都能发挥出最佳水平。在革命战争年代,这样的人才同样重要,甚至比单纯的军事指挥官更加难得。

有人说,给罗荣桓一个元帅军衔,是毛泽东慧眼识珠的明证。也有人说,这是对幕后英雄的最高褒奖。无论如何,罗荣桓的故事告诉我们,在乱世中,有时候能把事情做对比把事情做大更重要。

发布于:天津市

上一篇:没有了

下一篇:没有了